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3/9/11 15:57:52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8次
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我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三年之内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四有新人,创建文明校园,把我校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不断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及德育工作,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区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特制定我校师德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二十大精神,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为师德建设总目标,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为重点,以高度和谐和相对统一的师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力求使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有一个明显的提高,真正成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
二、工作目标
1.研究师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部署学校师德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制订师德的底线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师生调研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活动,宣传校内外师德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
2.开展师德建设有关系列活动;制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德规范,修订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更加深入研究师德建设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特别在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和环境建设上有所创新突破;各部门可在结合学校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固化师德建设的理念和行为,探索运行师德建设工作监控体系。
3.改进创新,提升建设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师德建设水平上新台阶。
4.通过师德修炼活动,初步实现职业境界、事业境界和敬业境界“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和实践效果最大化的愿景。落实好教师道德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坚决遏制以教谋私、有偿家教现象。培养崇德敬业、严谨治学、诚实质朴、乐和进取的工作作风和爱校敬业、爱生爱岗、立德树人、创新进取的人文精神,形成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舆论氛围。使良好的师德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
三、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王华(校长)
副组长:陈睿
成 员: 夏淑贤、陶节萍、熊欣、孙燕、殷定芳
四、开展师德教育内容
第一阶段:学习、认识、探索阶段(2023-2024年度)。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师德建设的精神实质,从学校实际出发,研究部署师德建设项目的主要工作。重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学习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重点,分五个专题逐步进行:
1.政治信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2.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依法执教专题;
3.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态度和作风专题;
4.教育观、学生观专题;
5.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专题。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校内外师德先进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
而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提供思想、理论保障。
第二阶段:实践、深化、提高阶段(2024-2025年度)。
按照“师德三重境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班主任、课任教师师德承诺制”、“教师读书行动计划”、“六个一活动”、“我眼中的理想课堂”、“课堂教学六规范”等系列特色活动;因地制宜制符合学校工作实际的师德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主要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探索师德建设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探索师德建设工作运行监控机制。
第三阶段:规律、理论、机制阶段(2025-2026年度)。
总结前两个阶段师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创新,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构筑具有弘小特色的品牌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
1.加强领导。把师德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和教师培养规划,全校一盘棋,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真正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师德建设工作。形成党政领导负总责,工作等组织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2.全方位加强监督。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共产党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
3.建立师德督导制度。聘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师德建设活动督导员,设立监督电话,形成立体监督机制。
(二)强化师德教育和宣传机制
1.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加强对全体教职工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的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举办“本色+特色”为主题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重师德,处处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2.把师德教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定期举行党员教育、周一集中学习、师德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对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代表会,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使全体教师以及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都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铸师魂。教师要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育师德。教师要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要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树师表。严肃自我修养。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练师能。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及其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打好能力基础。
6.育名师。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全员育人水平。鼓励全体教师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精心准备,争创佳绩.
(四)完善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完善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领导评教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装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师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等重要依据。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和教师职务评聘等项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在骨干教师评定、职称晋升中实行“绿色通道”。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后果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法撤销教师资格。
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
2023年9月
上一篇: 潜心育人践师德 行稳致远正师风
下一篇: 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师德档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