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第三次活动】在操作中驱动思考 在探索中发现规律——暨数学组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4/10/25 12:35:49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374次
为贯彻落实江宁区数学教研室开学会议精神,提高教师教学教改能力,打开新视野,确立新思维,落实新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师智慧教学。
10月23日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在操作中驱动思考 在探索中发现规律——暨数学组读书分享会”主题研讨活动,数学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学研讨分为课例展示、读书分享两个环节。
一、课例展示,聚焦核心素养
本次教研由三年级组周琦鑫老师执教《一一间隔排列》一课。
整节课周老师通过“我会观察”、“我会探究”、“小小设计师”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小组合作探究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特点。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整个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回答问题主动积极,教学效果好。
课后,执教老师进行简单的说课,听课老师们进行了畅所欲言的交流。
齐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课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目标达成度高。建议活动设计可以更生动一点,让男女生上台排排队,直观感受、运用规律。
王老师对于周老师的游戏导入充分认可,认为本课环节清晰,有层次有思考。建议最后总结规律的时候要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归纳。
田老师提出,课堂要张弛有度,把握好节奏很关键。
二、阅读分享,共促成长
朱老师分享了刘善娜的《把数学画出来》。朱老师不仅分享了阅读体会,还学以致用,将从书中获得的感悟,运用到了平常的教学工作来。用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绘画来表达数学中加法和减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巨大潜力。
王老师分享了数学期刊《小学数学教育》,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环节有了新的认识。导入不仅仅可以是情境、还可以是故事、游戏、问题等等。
田老师分享了阅读《丰盈活动过程 发展数据意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编修说明》这篇文章的收获,了解了新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编排调整和编排用意,对该板块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了新的认识。
周老师分享了阅读《课堂上,教师不妨扮成“笨小孩”》这篇文章的收获,当教师扮成“笨小孩”的时候,会让学生放下心里负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孩子的不同思维水平,从而为后面进行可量化的质性评价,多层次作业任务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次活动,数学组的老师们收获颇丰,相信大家在未来的教学中更有干劲和方法。